大火方燥石
出自唐代:皎然的《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鉴赏
译文:
火势蔓延燃烧,太阳隐藏云中。与爱侣一同赏心悦目之景,却难以远行。酷热难耐,我走出家门,望向远处的汀洲。河溪的倒影照亮着房屋,宽阔的道路旁有青杨树。弹奏乐器来排遣郁闷,放松思绪顺流而下。更加拥抱无生论,能够清除心中的烦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色和排遣压抑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躁。作者通过欣赏自然风景和放松心情来舒缓自己的身心,同时表达了对无生论的追求,希望通过超越生死的思想来解脱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平淡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情景,从大火、云朵到赏景、走出家门,再到河溪和道路旁的景物,一步步展开了整个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情绪,把读者带入到他切身体验的避暑场景中,同时表达了对情感和思绪的释放和排遣的渴望。最后,作者提及了无生论,表达了对超越生死、解脱烦恼的追求,使整个诗篇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 皎然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