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法照的名句 > 闭门深树里

闭门深树里

出自唐代法照的《寄钱郎中

“闭门深树里”出自唐代法照的《寄钱郎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mén shēn shù l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
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
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鉴赏

寄钱郎中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
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
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中文译文:
将钱送给那位郎中

闭门深深地在树林里,鸟儿自由自在地飞过。
五马虽然再也不值钱,只有一位僧人还能多么拮据。
药草园自有它的富饶,乞求时常会有香饭品尝。
我寄语那位婵娟的客人,将心意投向薜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寄钱给郎中的场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贫穷和寡欲生活的颂扬和赞美。

诗中的“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一句,通过描绘深处树林中的闭门环境和飞过的鸟儿,表达了作者独自隐居在山林中的安宁和宁静。

“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反映了五马不再被人珍视,而唯有一位僧人仍然生活拮据,这里用“五马”和“一僧”作对比,暗示着世俗和出世的不同境遇,强调了僧人的清贫和超脱。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通过描述草药园的丰富和乞求时能够得到香饭来表达贫穷中的富足。表面上来看,药苗富有,而人们乞食香饭,但实际上,这也是在赞美贫穷生活中的寡欲和满足。

最后一句“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表达了作者心灵的向往和希望,寄望婵娟客人能够领悟贫穷生活的价值,并将心意、心灵的追求投向这个清贫的世界,以薜萝作比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山中贫穷却宁静的生活。通过一连串的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生活和简朴的赞赏,反思了世俗的虚荣和物质的空虚。

法照简介

唐代·法照的简介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 法照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