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
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
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
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
万壑泉声绝顶闻。
中文译文:
临赠泉陵上人
暂时倚在青翠的根枝上的枯藤,
禅堂初创在楚江的滨水之处。
我真担心这棵小松树无法留住仙鹤,
还不相信山峦低矮能被云雾围绕。
草地和寺庙之间有座桥,
牛笛声在白天和村庄的树林之间响起。
每次来到这里共同回忆过去的游乐之处,
万壑之中泉水的声音传遍山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泉陵山赠给居住在那里的上人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寺庙的环境来展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怀念和敬意。
诗中的枯藤、禅堂、松树等等都是泉陵山上常见的景物,它们代表了山中隐士的生活和灵修之道。诗人将泉陵山描绘得如此美丽和神奇,以至于他以为这样的地方是不能容纳仙鹤和云雾的。诗中的句子用词简洁、形象生动,展示了泉陵山的独特之处。
诗的最后一句“万壑泉声绝顶闻”,表达了诗人对泉陵山顶上泉水声音的赞叹和敬意。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美好记忆,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回想起过去的游乐之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泉陵山的情感和对居住在那里的上人的祝福。同时,诗人的描写也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禅修和灵修的世界。整首诗意融洽,富有情感,使读者产生一种向往和想象的感觉。
廖匡图简介
唐代·廖匡图的简介
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五代十国时的文学家、诗人。他文学知识渊博,为当时文学界人士所钦佩、折服,是宁都最早的知名文学家。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殷子希范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匡图列居第八,才华博瞻,为时辈所折服。他与刘禹、李弘臬、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齐已等都以文藻知名。《唐才子传》及《五代诗话》记载作廖图,字赞禹。有诗集二卷传世。《全唐诗》录其诗四首。其兄正图,亦负诗名,有 《家集》一卷行于世。清文学家魏礼,对其兄弟之作,誉为 “后世不易得”。其名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载。
...〔 ► 廖匡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