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天街晓望》是唐代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早晨在天街上的景色,以及宫廷中百官们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乐才闻一叩钟,
宫廷百官正前往未央宫。
金波闪耀,沙堤上的月亮苍白清新,
苑中的树木在微风中闪闪发光。
芳香的椒草和兰花在雾中交织,
寒气中,龙和虎在远处悠然飞舞。
唉,我只是一个寻求米粮的普通人,
正在避开霜台,不想遇见那位威严的御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在描绘景物和描写民生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懑和忧虑。诗的开篇,诗人听到了宫钟的声音,象征着宫廷政权和统治权力的存在。百官们前往未央宫,显示了朝廷官员们尽职尽责的景象。
之后,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月亮映照着沙堤上金色的波浪,苑中的树木摇曳生辉,形成了一幅宛如画卷的景象。这一描写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与前面的政治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在美景之外,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无奈和无助。他抱怨没有人问及他所需的米粮,同时提到要避开霜台,以免碰见严厉的御史。这暗示了诗人对政府腐败和不公的不满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政治现实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现实以及诗人对这个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借景抒怀,抒发了自己对社会不公和无奈的情绪。
胡宿简介
唐代·胡宿的简介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 胡宿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