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寄舍弟承裕员外
江花岸草晚萋萋,
公子王孙思合迷。
无主园林饶采伐,
忘情鸥鸟恣高低。
长江月上鱼翻鬣,
荒圃人稀獭印蹄。
何事斜阳再回首,
休愁离别岘山西。
此诗是唐代翁承赞所作,题为《寄舍弟承裕员外》。诗的内容描绘了江花凋谢、岸边草丛凋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舍弟(弟弟或近亲的称呼)的思念之情。诗中描写了公子王孙在园林中游玩,感叹园林无主,植物草木自由生长,鸟儿也自由飞翔。诗的后半部分以长江的景色为背景,月上鱼翻鬣和荒圃上留下的獭印,表现出人迹罕至的荒凉之景。最后两句表达了离别之情,斜阳下再回首,不必愁忧别离,在岘山的西边就可以相见。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能是这样的:
江花岸边的草丛在傍晚凋谢,
公子王孙的思绪如此迷乱。
园林没有主人,草木随意生长,
鸥鸟忘情地自由飞舞。
长江上的月亮照亮了翻动的鱼鳞,
荒凉的田园里人烟稀少,只有獭留下的脚印。
为何斜阳再次回首,
别离不必愁忧,我们可以在岘山的西边相见。
这首诗以唐代的江南田园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舍弟的思念之情。诗意深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游子的思绪迷乱,对园林的荒凉景象感到惋惜,同时又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自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坦然和期待再见的希望,给人以一种乐观和豁达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翁承赞简介
唐代·翁承赞的简介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 ► 翁承赞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