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兴元沈氏庄》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兴元沈氏庄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在其中的愉悦心情。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的忘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清浅萦纡一水间,
竹冈藤树小跻攀。
露沾荒草行人过,
月上高林宿鸟还。
江绕武侯筹笔地,
雨昏张载勒铭山。
异乡一笑因酣醉,
忘却愁来鬓发斑。
诗意和赏析:
诗中描绘了兴元沈氏庄的美景,通过清浅的水流、竹冈和藤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行人经过时,露水沾湿了荒草,月亮在高林上升,鸟儿也返航。这些描绘呈现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
接着,诗人提到了江流绕过了武侯筹笔地,雨天黄昏时张载勒在铭山上。这里描绘了历史的背景,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人写到自己在异乡中,看到美景欣喜而笑,忘却了一切烦恼,愁绪也随之散去,但愁绪留下的斑白发丝却让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易逝。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叙述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以及他在异乡中忘却忧愁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传达了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的情感。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唐代的田园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感悟的思考。
唐彦谦简介
唐代·唐彦谦的简介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 唐彦谦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淡伫悲风
出自 宋代 刘清夫: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
信屈四时耳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水调歌头(张太博方送别壁津楼再赋即席和)》
-
广陌驻归轮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 无边可悲咤
-
冰壶凉月天如水
出自 元代 许有壬: 《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
-
襟期尽醉何日同
出自 宋代 岳珂: 《九江霜蟹比他处黑膏凝溢名冠食谱久拟遗高紫》
- 百丈牵舟牛力挽
- 霜蹄决裂耳生风
- 手摘匏瓜曾未遍
- 读书成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