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群玉的名句 > 幽斋松菊荒

幽斋松菊荒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幽斋松菊荒”出自唐代李群玉的《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zhāi sōng jú hu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云卧竟不起,少微空陨光。
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
旧馆苔藓合,幽斋松菊荒
空馀书带草,日日上阶长。

鉴赏

诗词:《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云卧竟不起,
少微空陨光。
唯应孔北海,
为立郑公乡。
旧馆苔藓合,
幽斋松菊荒。
空馀书带草,
日日上阶长。

中文译文:
我长久地躺在云朵上,却没有能够起身,
只有微小的空间里残留着微弱的光芒。
这里也许是孔子的北海,为纪念郑国公而修建的乡村。
旧馆已被苔藓覆盖,幽斋的松树和菊花荒芜。
只剩下我留下的带有草香的书籍,
每天都要攀登上长长的阶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境遇。诗中的“云卧竟不起”和“少微空陨光”,犹如作者一直躺在高空的云朵上,身体无法动弹,只剩下微弱的光芒。这种身体的束缚和内心的空虚,使得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

诗中提到的“孔北海”是指孔子在山东的北海附近建立的乡村,为了纪念郑国公而修建的场所。这里可能是诗中的所在之地,作者在这个地方过着孤独的生活。

旧馆已经被苔藓覆盖,幽斋的松树和菊花荒芜,反映出作者所居之地的凄凉和荒芜。唯一能够留下的,只有书籍,它们带着草香,每天都要攀登上漫长的阶梯。这些细节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质朴、清寂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荒凉的氛围。这首诗揭示了人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困扰,以及对心灵寄托的追求和痛苦。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