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译文:
秋日的怨恨,阵阵凉爽的海风送来了我的愁容。金色的风向西去,带走了绿色的兰花,玉露在寒松上生长。我思念的人在远方的大海上,没有机会与他再次相见。登上楼顶俯瞰,眼中满是波涛的重叠。虚掩的窗户传进飘动的萤火虫,斜倚的月亮惹哭了幽蛩。疏疏落落的红叶掉落,冷水凋谢了芙蓉。岁末的时刻只能叹息,年华逐渐消逝。思念之情凝固,无法入眠,揽起泪水起身散漫。
诗意:
本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时因思念之情而产生的痛苦和忧伤之情。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渴望与所思之人相见却无缘的感受,还描绘了秋天的荒凉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以凄凉的笔调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迷茫。
赏析:
《秋怨》描写了秋天的寒冷和作者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表达出来。诗中使用了众多的意象,如凉海气、金风、玉露、沧波、斜月等,展示了秋天的寒冷和凄凉,并且通过这些意象与作者的思念之情相呼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虚窗度流萤,冷水凋芙蓉等,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意境感。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秋天的冷漠和无情。通过描写个体的情感和自然的变化,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