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河边路
出自唐代:姚合的《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鉴赏
原文: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译文:
为了回报恩情,不顾名利,骑马出行感到身体轻盈。
沿着绵延曲折的河边小道,望着辽阔无际的边塞城。
河沙冷寒,没有宿雁在飞,敌虏接近,少有空闲的士兵。
喝完酒,挥鞭上路,旁边的人们都产生了一种意气盎然的感觉。
诗意:
这首《送李侍御过夏州》简洁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感谢之情以及对他所处环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展示了交远道、经过边塞等艰险却又有壮美的场景,表达了对李侍御为国家建设和边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钦佩之情。诗中还抒发了对边塞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重压和危机的感知,展现了勇士离别时的决然和壮志。
赏析:
《送李侍御过夏州》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壮美的景色和战争的压力,展示了诗人对李侍御的敬佩和对边塞环境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多样的景物和场景,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代和空间,使人产生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人以儿女情长之语送别李侍御,向他表达对他的感谢和对他在边防事业中的奉献之情,也展示了诗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边塞环境,向人们展示了边防工作的辛苦和壮美,令人感慨万分。
姚合简介
唐代·姚合的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 姚合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一身都是愁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清脆秋丝管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 翦衣未必归
-
非君谁识渊明趣
出自 倪稱: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
贫家何所有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
- 美词非俗箴
- 携书又作鹦洲客
-
小雨呼儿蓺桃李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
- 新径之易君子平
- 拨云手指天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