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客思吟
禾黍正离离,南园剪白芝。
细腰沉赵女,高髻唱蛮姬。
路愧前冈月,梳惭一颔丝。
乡人不可语,独念畏人知。
译文:
禾稻在田野中分离充实,南园的地方剪下了白色的芝草。
那赵国的女子纤细的腰身深沉,高耸的发髻歌唱着像蛮姬一样。
夜晚的月亮使路上的行人感到惭愧,我梳妆好像只惭愧了一根头发。
故乡的人不可告人,我一个人思念却又害怕被人知晓。
诗意:
《客思吟》是唐代杨敬之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个客居他乡、怀念家乡的孤独无助与忧愁之情。诗中以禾稻分离充实和南园剪下白色芝草的景象,衬托了主人公离家异乡的孤单无依。同时,以女子细腰沉赵,高髻唱蛮姬,暗示主人公的自谦和无助感。最后,主人公畏惧乡人的议论,独自思念家乡,表达了思乡之情与忧伤心情。
赏析:
《客思吟》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词句,表达了主人公的离家之苦和思乡之情。诗人以禾黍正离离和南园剪白芝的景象描绘出主人公离家过程中的孤单和无助。诗中的细腰沉赵女和高髻唱蛮姬象征主人公的自谦和无助感,使整首诗更加悲情动人。最后,诗人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和对乡人议论的畏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整首诗抒写了一个客居他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乡情的忆怀。
杨敬之简介
唐代·杨敬之的简介
杨敬之(约公元八二o年前后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 ► 杨敬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