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杨衡的名句 > 劳莺转艳丛

劳莺转艳丛

出自唐代杨衡的《咏春色

“劳莺转艳丛”出自唐代杨衡的《咏春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áo yīng zhuǎn yàn có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霭霭复濛濛,非雾满晴空。
密添宫柳翠,暗泄路桃红。
萦丝光乍失,缘隙影才通。
夕迷鸳枕上,朝漫绮弦中。
促驷驰香陌,劳莺转艳丛
可怜肠断望,并在洛城东。

鉴赏

《咏春色》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杨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霭霭复濛濛,非雾满晴空。
密添宫柳翠,暗泄路桃红。
萦丝光乍失,缘隙影才通。
夕迷鸳枕上,朝漫绮弦中。
促驷驰香陌,劳莺转艳丛。
可怜肠断望,并在洛城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杨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柔和美丽和变幻多姿。他以霭霭和濛濛的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象,说明空中弥漫着一层轻雾,不同于晴朗的天空。宫殿里的柳树增添了翠绿色,路边的桃花在春雨中显得隐隐约约,给人以神秘感。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影子。晚上,人们迷失在枕边的鸳鸯图案中,早晨则沉浸在弦乐的美妙声音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马车驰过芬芳的道路,劳碌的黄莺在花丛中转动,展现了春天的繁荣景象。然而,诗人在洛阳城东感到了失望和心碎,暗示了一种离别或遗憾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多变。通过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景物和情感,诗人创造了一种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细微之处。他运用了对比和比喻,将春雾与晴空、柳树与桃花进行对照,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层次感。诗人还通过底片效果的描写,将光线在枝叶间的穿透形象化,展示了春天微妙而变幻的光影。情感上,诗词的结尾暗示了一种离别或遗憾的情感,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感伤的色彩。

总的来说,《咏春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多变。它在细节中传达出一种离别和遗憾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杨衡简介

唐代·杨衡的简介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 杨衡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