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赠能七伦》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涧松高百寻,
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
向日无曲阴。
译文:
山涧中的松树高达百丈,
四季寒冷阴森。
面对风,它有清雅的音韵,
面向太阳,没有一丝曲折的阴影。
诗意:
这首诗以松树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坚贞不屈、高尚品质的赞美。松树耸立于山涧之间,高大挺拔,四季常绿,寒冷时更显得郁郁葱葱。它面对风时,吹出清雅的声音,朝向太阳时,没有任何阻挡和遮挡。这种坚贞不屈的形象,象征了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松树的形象,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尚品质的敬佩和赞赏。诗中的涧松高百寻,形容松树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四时寒森森,描绘了松树四季常绿的特点,表达了它坚持不懈的生命力。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形容松树在风中吹出悦耳的声音,阳光下没有任何遮挡,表达了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松树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文学创作的追求。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描绘了他丰富的创作成果,每一篇作品都闪烁着珍贵的光芒。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沉,表达了他长期坚持创作的辛苦和不被重视的遭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赠诗对象能够欣赏自己作品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以松树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坚贞高尚品质的赞美,并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于能够理解和赏识自己的知音的渴望。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窈窕九重闺
-
所思不可见
出自 唐代 皎然: 《访陆处士羽(一作访陆羽处士不遇)》
- 舟移声拽管弦长
-
诸君欲望尘
出自 唐代 李端: 《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
-
酒散同移疾
出自 唐代 卢纶: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
-
乃言济妙处
出自 宋代 曾丰: 《谢广东经略潘直阁间分贶李济墨》
-
禅衣坐幽石
出自 释智愚: 《赵开府访霞谷次韵谢之》
- 梨园羯鼓声震天
-
枯肠君饱大官肉
出自 宋代 吴则礼: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 何处还容地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