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贺的名句 > 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竹二十四

出自唐代李贺的《苦篁调啸引

“伶伦采竹二十四”出自唐代李贺的《苦篁调啸引》,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lún cǎi zhú èr shí s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鉴赏

《苦篁调啸引》是唐代李贺创作的一首诗,内容是关于轩辕黄帝时期的乐器“苦篁”的调音和演奏。

李贺在诗中描述了轩辕黄帝时期的音乐状况。黄帝时代,伶伦采集竹子制作乐器,共有二十四管。伶伦采竹自昆丘(传说中为黄帝陵墓所在地),轩辕黄帝下诏,让他们将这些竹管製作成十二支乐器。伶伦用这些竹管来调整音律,而轩辕黄帝则用它们来调节自然界的元气。

黄帝时期,二十三支乐器都升入天界,唯独留下一支在人间吹奏。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得到这支乐器,而其他人则无法吹奏。这支乐器被掩埋在虞舜的祠堂里。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帝时代音乐的向往和敬意,诗人将这段历史时期渲染得充满神秘色彩。诗中融入了对音乐和文化的崇拜,以及对黄帝时代的艺术与精神价值的追求。通过描述黄帝时代的乐器制作和演奏,诗人传达了对文化宝藏和乐器艺术的热爱和敬仰。

整首诗以优美的辞章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黄帝时代音乐的追求和向往,也让读者沉浸在那段音乐之中,感受到古老乐器的神奇魅力。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