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与颍川
出自唐代:权德舆的《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鉴赏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史馆张阁老以及许陈二阁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并以南北省会的合并为契机,赞美了他们的才干和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为了赞美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以南北省会合并为背景所写。诗中以伯仲为代表尽展贤才之名,平舆和颍川证实了作者的名望和才干。桂枝和棣萼作为象征丽人的植物,相互竞相绽放,形容了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才华和美德。诗中以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来概括南北省会合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合并的赞同和敬意。最后,作者以凤池边的形象来表达分侍身边和投奔的愿望,表达了对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崇敬和追随之情。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表达了作者对史馆张阁老和许陈二阁长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们才能和贡献的赞美。通过描绘丰富的意象,诗词传达了作者对南北省会合并的赞同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想要分侍于他们之间的奉迎之愿。整首诗词结构简洁,情感真挚,表达了时代的风貌和情感的独特之处。
权德舆简介
唐代·权德舆的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 ► 权德舆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老来驹隙骎骎度
-
弟兄间世真飞将
出自 唐代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
孤光随曜灵
出自 唐代 储光羲: 《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
- 谁知残照落莓苔
- 犹能接舅甥
- 曾命庐山驾
-
共步青山月
出自 宋代 苏辙: 《和子瞻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
手把红罗扇遮面
出自 宋代 释慧勤: 《颂古七首·南泉示众云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
-
来年更光辉
出自 近现代 现代无名: 《天安门诗抄 仿十六字令三首》
-
贪接高人躅
出自 近现代 陈三立: 《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