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旆遍张林岭动
出自唐代:武元衡的《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鉴赏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刀州城北剑山东,
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
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
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
燕然未勒莫论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幕官员们观猎的场景,表达了对壮丽猎景和猎人们英勇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猎人们的勇猛形象,同时也透露出对政府官员们的期待和对功绩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壮丽的猎场景景和猎人们的英勇形象。描绘了刀州城北和剑山东的景色,以及甲士们军营中的热闹景象。旌旆飘扬,遍布在张林岭上,整个猎场都因此而动荡起来。诗中用“豺狼驱尽塞垣空”一句形容了猎人们的勇猛和威力,他们将敌人驱逐得一无所有。然后,诗人提到了远处飞过的野鸭,它们低飞着,似乎因为猎人的存在而感到忧虑和不安。树上的猿猴也因为猎弓的存在而惊恐地啼叫,躲避猎人的追捕。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府中官员们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向猎人们一样,勇往直前,取得出色的功绩。
这首诗词以其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唐代猎场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对勇猛精神和对官员们的期待。整首诗以平仄和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威武豪放之感。
武元衡简介
唐代·武元衡的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 武元衡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市门卒稳似王公
- 天风从此上扶摇
-
后至陈隋世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微旨也》
-
坐中皆我辈
出自 宋代 李处权: 《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 勿卹驱尘小作程
-
北窗心静见天机
出自 宋代 汪莘: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
篱下黄花新蕊乱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
-
中官赐设上尊开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
- 世传崆峒勇
- 游居兴不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