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边城曲》是唐代戴叔伦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边城的荒凉景象和边疆生活的艰辛,流露出离故乡远行的边疆士兵的苦楚和边愁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人生不要成为常年的远行客,远行时避免在黄沙碛地戍守。黄沙碛下是八月,霜风刮得皮肤裂开,百草凋零。尘沙在晴天下使道路迷失,河水长长地向东流去。胡笳声穿透双眼泪流下,被束缚的灵魂悲伤地生出边疆的愁绪。原头上猎火亮起夜晚,马蹄践踏在冰面上。与都市的侠少年相比,他们没有那样的优雅,只有边疆上的清歌和美丽的舞蹈落在花前。
这首诗词表现了边疆生活的凄凉和苦涩。作者通过描绘黄沙碛地下的枯草凋零、在沙尘里迷失道路以及河水长流等景象,传达了边疆士兵的艰辛和忍耐。诗中的胡笳声和双泪则表达了士兵内心的无尽伤感和孤独。
诗词的格调凄凉,节奏明快而凝重。用字简练,押韵规整,使整首诗流畅而富有变化。通过对比,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边城和京华的不同,凸显了边城士兵忍辱负重、艰苦奋斗的形象。整首诗写实而感人,表达了边城士兵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士兵辛劳的赞颂和同情之情。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 戴叔伦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昔遭衰世皆晦迹
-
入作三孤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 身似浮云心似灰
-
登临兴有馀
出自 唐代 王纬: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 游人多只看荷花
- 四皓出商山
-
看君青云编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次韵和马子虚学士感事见赠》
- 色忧当为念先传
-
文章卷里蟾枝秀
出自 宋代 李虚己: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
鸾凤尽成群
出自 元代 赵孟*: 《巫山一段云 起云峰 以上十二首见花草粹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