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姚伦的名句 > 惊飞夜月乌

惊飞夜月乌

出自唐代姚伦的《感秋

“惊飞夜月乌”出自唐代姚伦的《感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fēi yè yuè w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鉴赏

《感秋》是唐代诗人姚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变化。诗人站在稀疏的林中,仔细观察,才意识到季节的差异。树叶纷乱地落下,寒意逼人,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也变得孤单。秋天的天空并不能遮挡住飞过的候鸟,当它们惊扰夜晚的月亮时,乌鸦也会被吓飞。霜风与春日交替,多少次见证了兴衰荣枯的变迁。

赏析:
《感秋》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与季节的转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替。树叶的飘落、鸟儿的离去、候鸟的归来,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离合与变迁。诗人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无常的感慨,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共鸣。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冷暖、落寞与活跃、荣枯等对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人生的变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晰,通过几个简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与感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深邃和多变,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总之,姚伦的《感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秋天、时间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姚伦简介

唐代·姚伦的简介

姚伦历任扬州大都督府参、曹参军、剑南观察推官等职,是唐朝人。唐朝大中年间(847—860), 姚伦迁任太子詹事一职,直至去世。姚伦学识较丰,尤好诗文,高仲武曾评其诗曰:“姚子诗虽未弘深,去凡已远,属辞比事,不失文流。如‘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篇什之秀也。”

...〔 ► 姚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