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刘太真的名句 > 光含孤翠动

光含孤翠动

出自唐代刘太真的《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

“光含孤翠动”出自唐代刘太真的《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g hán gū cuì dò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苒苒温寒泉,绵绵古危壁。
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
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

鉴赏

《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是唐代诗人刘太真所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泉水轻轻流淌,古老的危壁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
光线映照下,绿意动荡,颜色与夜色相映生辉。
深浅不一的苔藓在松树和月色之间流转,
幽静的人自然而然地登上那些历史长河,体味着其中的寂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东峰亭的景色,以及墙壁上的古老苔藓。诗人通过描写苔藓的生长状态和光线的映照,展示了自然界中独特的美丽。苔藓覆盖在墙壁上,象征了历史的积淀和岁月的沉淀。在松树和月亮的照耀下,苔藓的绿意在墙壁上流动,传达出一种幽静和寂静的感觉。通过描述这一自然景观,诗人也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历史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宣州东峰亭的景色,与墙壁上的苔藓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以苔藓为中心,通过描绘苔藓的颜色、光线的映照和松树的环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古老的境地。诗人通过对苔藓的描绘以及与松树、月亮的结合,表达出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寂静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读者通过诗词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历史之魅力,也可以引发自己对生活与历史的思考。

刘太真简介

唐代·刘太真的简介

刘太真

刘太真 [唐] (约公元七八九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今安徽宣城市(古宣州)人。生卒年、生平、字、号均不详,约公元七八九年前后在世。善属文,少师事词人萧颖士。天宝末,(公元七五六年)举进士。大历中,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掌书记。累迁刑部侍郎。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德宗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太真、李纾等为上。迁礼部,掌贡士,多取贵近子弟。后坐贬信州刺史。

...〔 ► 刘太真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