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皇甫冉的名句 > 驿树收残雨

驿树收残雨

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

“驿树收残雨”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shù shōu cán y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
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
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鉴赏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
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
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去新安,不知江路有多长。
猿声比得上庐山和霍山,水色胜过潇湘。
驿站的树木收起了残雨,渔家带着夕阳。
何须担心旅途的停泊,使者身上有辉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皇甫冉所作,有时也被误传为刘长卿的作品。诗人以送康判官往新安为背景,描绘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悦。

诗的前两句“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表达了诗人不去新安的遗憾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江路的漫长。接下来的两句“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通过对比,诗人将江路的美景与庐山、霍山、潇湘等名胜相提并论,强调了江路的壮丽和美丽。

接着的两句“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驿站的树木收起了残雨,渔家带着夕阳,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最后两句“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表达了诗人对康判官的祝福和对使者的赞美,使者身上有辉光,不必担心旅途的停泊。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路的美景和旅途的愉悦,表达了对康判官的祝福和对使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皇甫冉简介

唐代·皇甫冉的简介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 皇甫冉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