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石头滩作
怅矣秋风时,
余临石头濑。
因高见远境,
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
海岸杂光碎。
离离树木少,
漭漭湖波大。
日暮千里帆,
南飞落天外。
须臾遂入夜,
楚色有微霭。
寻远迹已穷,
遗荣事多昧。
一身犹未理,
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
荷衣蕙为带。
中文译文:
秋风时令人怀痛,我来到石头滩边,
站在高处远望,眺望这几个州的景色。
山峦羽状青翠,海岸点缀着闪烁的光芒。
稀稀疏疏的树木,宽广浩渺的湖波。
太阳西沉,千里之外的船帆南飞,
落入了天际之外。
稍纵即逝地进入夜晚,这里的天空已染上楚国的颜色。
追寻远方的踪迹已经无果,遗留的辉煌事迹已经很模糊。
我的一生仍未能了解,如何能够拯救世道。
暂且留在潮水上漂泊,
莲花的衣裙,菖蒲为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诗人崔国辅的旅行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站在石头滩上眺望远方的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眺望山、海、树和湖波等景物,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看到远方的帆船南飞,让他感叹自己未能做出真正的独立行动,不能拯救现实的困境。
诗中的“楚色”指的是楚国的颜色,暗示诗人远离家园,身不由己。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暂时选择漂泊于世,把荷衣比喻为莲花的衣裙,菖蒲为腰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而简朴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观察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并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矛盾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诗句,形象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现状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崔国辅简介
唐代·崔国辅的简介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 崔国辅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