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宿范浦》是唐代崔国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色阴暗,潮水又退落,
西陵渡口暂停不动。
乡村的炊烟和海上的雾气,
船上的灯火在江面上乱舞。
路径蜿蜒绕过定山,
湿地上连着范浦小镇。
鸱夷鸟近在何方,
空旷的山野临沧海。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云雾缭绕的范浦村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居住在范浦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赏析:
《宿范浦》采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描写中的月色阴暗、潮水退落,与西陵渡的静默相互映衬;乡村的炊烟与海上的雾气交织,船上的灯火在江面上闪烁,形成了一个悠久而安详的画面。通过这样的写景方式,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句中出现的鸱夷鸟,是一种善飞的鸟类,经常出没在山野之间,有时也用来象征迷失方向的意境。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鸱夷鸟的形象,勾勒出自己思考问题时的困惑之感,同时也借以表达对生命和世界的追问。
整首诗词以景物为载体,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构建出一幅美丽而深邃的自然图景。同时,诗词还蕴含着一种哲理式的思考,通过寻找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崔国辅简介
唐代·崔国辅的简介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 崔国辅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