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崔国辅的名句 > 嫁与青楼家

嫁与青楼家

出自唐代崔国辅的《古意

“嫁与青楼家”出自唐代崔国辅的《古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 yǔ qīng lóu jiā,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珮无处夸。
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鉴赏

古意

红荷楚水曲,
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
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
玉珮无处夸。
悔不盛年时,
嫁与青楼家。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时的思念之情

红色的荷花在楚水之间曲曲折折地开放,
美丽夺目,熠熠发光如早晨的霞光。
未能收摘两次,
秋风一吹花瓣便飘散。

春天的芬芳不等待于我,
玉珮没有地方可以炫耀。
懊悔未能在青春年华时,
嫁给了青楼里的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红色的荷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懊悔和对过去青春美好的追忆之情。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纯洁、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诗中的红色荷花在楚水中盛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如同晨光的霞光一样璀璨夺目。

诗人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与瑰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他表示自己未能拥有这美景两次的机会,年少时的遗憾与不甘,被秋风一吹便散落一地。诗中的“红荷”可以被理解为美好的事物,诗人希望能够拥有,但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遗憾,年少时的芳华逝去,现在已嫁入青楼,成了妓女。诗人用“嫁与青楼家”来暗示自己的被迫和无奈,通过对比荷花的美丽,更加强调了自己的悔恨和沉痛的心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期美好的思念和追忆,以及对自己过去选择的懊悔和忧伤。诗中运用了荷花和青楼的意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张扬和矛盾。同时,通过描写景物,也呈现了唐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和对女性境遇的反思。

崔国辅简介

唐代·崔国辅的简介

崔国辅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 崔国辅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