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许敬宗的名句 > 待暝合神光

待暝合神光

出自唐代许敬宗的《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待暝合神光”出自唐代许敬宗的《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míng hé shén gu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
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
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
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
婺闺期今夕,蛾轮泛浅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鉴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
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
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
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
婺闺期今夕,蛾轮泛浅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诗意:
这首诗是许敬宗应制而作的七夕之作,诗人用情深意长的笔调,描绘了七夕之夜里女子纤弱的身姿和内心的离别思念之情。牛郎绝望地望着那浅浅的河水,细细思念织女;天女鸾驷离开秋天的河流。两人心怀别离之情,共度一宿,暂时停下了织布的忙碌。牛郎的两眼像星星一样闪耀,脸上的红晕宛如月亮勾勒着眉宇。然而,诗人心知今宵的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七夕过后将面对更多的离别和伤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七夕之夜的动人场景。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伉俪,而七夕则是他们相聚的日子。诗人用细致入微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七夕这个浪漫而离别的时刻。他描绘了牛郎和织女的细微表情,以及他们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星星、月亮、铅笔、黛粉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牛郎织女的情感。整首诗情绪绵长,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思索和对时间的悲叹。

许敬宗简介

唐代·许敬宗的简介

许敬宗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 ► 许敬宗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