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李倅游武夷》是宋代杨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
在这雨后云彩散去,浓密的云雾渐渐消散,山间的溪水借着晚霞的明亮初次闪耀。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奇峰峻岭从云雾中涌现而出,宛如鳌鱼的头部,天空中的星斗融为一体,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
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
枌社指的是古代宴会中用来存放文书的枌木小屋,这里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聚会场所。诗人在这里感叹,不知道有谁留下了旧时的诗文,也无处询问过去的声音。
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
幔亭是古代祭祀或聚会时设立的亭子,诗人感慨幔亭空寂,不知仙人何在。勾漏是古代测定时间的器具,丹砂是仙丹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修仙之道的向往,希望早晚能够成就仙人。
这首诗词以描绘武夷山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色,溪水在晚霞的映衬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接着,诗人以鳌头和天汉的形象来形容山峰和星斗,表达了山川之间的奇妙景观和天地相融的意境。
诗中还含有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思念,枌社中留下的旧牒和过去的声音已经消失,让诗人感到茫然和孤寂。同时,诗人对修仙之道的向往也贯穿全诗,幔亭空寂,仙人不见,但诗人对仙丹和修仙之术的渴望依然存在。
整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古代文人、修仙的思念,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
杨时简介
宋代·杨时的简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 ► 杨时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