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苏颂的名句 > 黎氓识变风

黎氓识变风

出自宋代苏颂的《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

“黎氓识变风”出自宋代苏颂的《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máng shí biàn f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网疏由世教。
讼息偶年丰。
圜土无留系,黎氓识变风
时方还治古,令欲训民中。
宣布来千里,兴行自一同。
吏宁嗟画地,书亦简司空。
共对承平理,惟思尽至公。

鉴赏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网疏由世教。
讼息偶年丰。
圜土无留系,黎氓识变风。
时方还治古,令欲训民中。
宣布来千里,兴行自一同。
吏宁嗟画地,书亦简司空。
共对承平理,惟思尽至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时局和治理的思考和期望。诗中提到了网疏(指治理网罗纷繁的事务)是由于世教所致,讼纷之事有时得到平息,年景有时也会丰收。作者认为,治理应当如圜土般宽广,不留下束缚,使黎民能够认识到变幻莫测的风云。现在正是时候回归治理古道,让法令教化渗入民间。苏颂呼吁宣布法令,使得千里之内的人们都能受到教化,自发地行善。他认为官吏不应该只是悲叹于这个局面,而应该积极行动,书写简练的文书,来规范治理。最后,他希望能够共同思考承平时期的治理理念,以至公的态度来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社会治理和时局的思考。他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将治理比作圜土,表达了宽广而不束缚的治理理念。他关注讼纷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民的丰收,体现了他对社会稳定和民生幸福的关心。他强调了教化对于治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宣布法令和普及教育,让人们自发地行善。他对官吏的期望也很明确,希望他们不仅仅停留于悲叹,而是积极行动起来,书写简洁明了的文书,来规范治理。整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于治理的理念和期望,以及他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切。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