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苏颂的名句 > 四登台衮垂三纪

四登台衮垂三纪

出自宋代苏颂的《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

“四登台衮垂三纪”出自宋代苏颂的《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dēng tái gǔn chuí sān j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四登台衮垂三纪,三镇神崧第二春。
会老特过丞相阁,开筵仍具大官珍。
追寻故事图形在,喜遇承平笑语频。
叙述须归大手笔,唱酬俱是两都宾。
贵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晋列真。
盛集古今应未有,谩夸灵鹫会中人。

鉴赏

《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庆祝耆年会为背景,表达了对长寿和友谊的赞美。
中文译文:
四次升任高官,三度获赐朝服,神崧三镇第二春。年事已高特地过丞相的阁楼,再次举办宴会,备下丰盛的珍馐美味。回忆过去的故事和画面,在庆祝活动中喜逢和平,笑语不断。叙述和歌颂需要大手笔,而赞美和回应的人都是两都的贵宾。他们的地位就像方岳一样崇高,清高如西山,堪列晋代名臣真宰。这次盛大的聚会,古往今来可能都没有过,不能妄自夸耀灵鹫山会中的人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长寿和友谊的欢庆和赞美。诗人苏颂以自己在官场的晋升和光荣事迹为背景,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地位的提升。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人特地前往丞相的阁楼参加耆年会,显示出他对友谊和长寿的尊重和重视。举办宴会的场面豪华而盛大,诗中提到了备下的大官珍馐,显示了对宴会的隆重和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人回忆过去的故事和画面,喜悦地感受到和平的氛围,笑语频传。这种欢庆和快乐的氛围凸显了友谊和欢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定和太平时代的向往。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叙述和歌颂需要大手笔,唱酬的人都是两都的贵宾,他们的地位如同方岳和晋代名臣真宰,清高崇贵。这种赞美和尊崇体现了诗人对耆年会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与古代名臣和贵宾相提并论,彰显了其盛大和独特的意义。

最后,诗人指出这次聚会的盛大和独特,认为以往的历史上可能没有过这样的聚会,不应过于自夸和夸大灵鹫山会中的人物的重要性。这种谦逊和客观的态度使整首诗更加真实和可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耆年会为背景,通过描述庆祝活动的盛大和欢庆,表达了对长寿和友谊的赞美。诗人通过自己的晋升和地位的提升,反映了个人的成就和政治上的荣耀。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