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次韵柳郎中二咏》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蒲条围坐雪添瓶,
细心整理,窗外炽炭明。
常对图书堆满四壁,
却思裘褐胜双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诗人坐在蒲团上,周围是铺满了雪花的景象。他细心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窗外明亮的火炭照亮了整个房间。他常常对着四壁堆满的图书,感慨万千,心中觉得温暖的裘褐胜过了双旌。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颂对于学问和功名的思考。蒲团围坐的情景象征着诗人的安逸和自由,而雪花和炽炭则暗示了冬日的严寒和温暖的火炉。诗人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对于学问和功名产生了思考和反思。
诗中提到的图书堆满四壁,表明诗人在学问上颇有造诣,他对于书本的热爱和阅读的勤奋可见一斑。然而,诗人却认为裘褐(指朴素的衣服)胜过双旌(指官位)。这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和地位有着不同寻常的看法,他认为朴素的生活和内心的平静比起功名利禄更为重要。
最后两句诗意呼应了诗人的内心态度。诗人说道:“道心生后安休息,事局间来怕践更。”他认为在追求道德和内心的平静之后,应该安心休息,不必过分追求世俗的事务。诗人还说:“睡足定应输杜守,穷愁何必学虞卿。”他认为适度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比起追求物质财富更为重要,贫穷和忧愁也不需要模仿虞卿这样的才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功名和生活的思考。通过对于蒲团、雪花、火炭和图书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内心平静和朴素生活的追求,与世俗的功名利禄相对立,展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和价值观。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君不见林下风
出自 唐代 贺兰进明: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 秋天月色正
-
花县到时铜墨贵
出自 唐代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一作刘三复诗)》
-
竟罢生刍赠
出自 唐代 张九龄: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
金谷望尘吁可愧
出自 宋代 喻良能: 《侍御宴僚属于番江楼以卧病不克与分韵得四字》
-
湖上水禽无数
出自 宋代 文同: 《郡斋水阁闲书·再赠鹭鸶》
- 时惟产宝不重谷
- 寂寞必祠堂
- 经纶有时命
-
随手洒琼瑰
出自 金朝 段成己: 《江城子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