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礼五祖大满禅师塔》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描绘了自然景物和禅宗的思想,融合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梅果熟,白藕花开。
问唯佛性。种异凡胎。
衣传南岭人将去,松老西山我再来。
两借皮囊成底事,一壶风月湛无埃。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多层次的,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禅宗思想的探讨。
诗的前两句"黄梅果熟,白藕花开"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通过黄梅果的成熟和白藕花的盛开,传达了季节更迭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
接下来的两句"问唯佛性。种异凡胎"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探索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唯佛性"意味着只有佛性是永恒和真实的,而"种异凡胎"则表示了人类在世间的有限和多样性。
接着,诗中提到"衣传南岭人将去,松老西山我再来"。这句表达了衣钵(传承)的延续和传统的承载。南岭是佛教的重要传承地,而西山则代表了禅宗的修行之地。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并且表明了自己将再度回到禅宗修行的决心。
最后两句"两借皮囊成底事,一壶风月湛无埃"展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两借皮囊成底事"指的是我们借用这个肉体来完成人生的使命,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皮囊(身体)的虚幻。而"一壶风月湛无埃"则表达了禅宗的境界,指出只有在超越尘世的境域中,才能体验到无尽的风景和真实的世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宗的思想,融合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禅宗信仰和修行的热忱。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禅宗的境界,诗词呈现了对人生意义和超越世俗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猜你喜欢
-
筑城安敢烦
出自 唐代 元稹: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
秋风晴日千桂香
出自 宋代 张镃: 《程尧仲以杨秘监所赠诗见示因走笔次韵约观园》
-
无人相料理
出自 宋代 黎廷瑞: 《乐平樊主簿捧檄北行来别赋此奉饯》
-
吾知有馀裕
出自 宋代 郑刚中: 《送宋叔海郎中总领湖北》
-
离情杳杳三千里
出自 宋代 魏野: 《和酬益州刘大著同运使薛端公见寄之什》
- 已将倦翮谢风云
- 双亲儿齿
- 人不我知谓我狂
-
秋香院宇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却把西方之云尽吹散
出自 明代 杨循吉: 《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戏效玉川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