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一心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有人来问我,如何向他道。
丧身失命处,世人怕死到。
三界唯一心,万法唯心造。
不悟生死者,轮劫空招报。
鉴赏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有人来问我,如何向他道。
丧身失命处,世人怕死到。
三界唯一心,万法唯心造。
不悟生死者,轮劫空招报。
中文译文:
有人前来询问我,如何向他指引。
在丧身失命的地方,世人对死亡感到恐惧。
三界中唯有一颗心,万法皆由心而生。
不明白生死真相的人,将在轮回中空受报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由宋代的释印肃创作的,他以深邃的禅宗思想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和见解。诗中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的困惑。
首句"有人来问我,如何向他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诗人承担起回答关于生死问题的责任。接下来的两句"丧身失命处,世人怕死到"表达了普通人对死亡的畏惧和无奈,暗示着对真相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三界唯一心,万法唯心造"表明了诗人的禅宗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心,心是造物的根源。这里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而"心"则是超越世俗的至高存在。
最后两句"不悟生死者,轮劫空招报"提出了重要的警示,指出对生死真相的无知将导致无法逃离轮回的苦果。这是对人们认识与觉悟的呼唤,鼓励人们通过悟道来超越生死的束缚。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宗思想,引发读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通过揭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真相的追求,诗人呼吁人们要超越世俗,悟道觉悟,以获得解脱和超越轮回的境地。
释印肃简介
宋代·释印肃的简介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 释印肃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食野之蒿
-
空瞻乌鹊毛
出自 唐代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用宽其意》
-
欢呼百姓瞻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
-
无医能却老
出自 唐代 包佶: 《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
- 直于东荣
- 造朝重拂宝梁冠
-
万间广厦须公办
出自 宋代 黄公度: 《次韵林梅卿尚书新塘之什》
-
争得扁舟随水去
出自 宋代 蔡襄: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
使斫横刀脍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
动为纆徽牵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