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野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文珦。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野外的寺庙,表达了隐居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动荡和个人经历的悲凉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寺居来岁月长,
幽深真是隐人乡。
怪枝结顶青松古,
巨石分流碧涧长。
拈弄诗章非俗事,
断除禅病得良方。
因悲窃国亡身者,
枉作尘劳梦一场。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野寺的景象和隐居生活展开。诗人感叹自己在野寺已经居住很久,野寺的幽深之处正是隐士们所向往的避世之地。他描述了野寺中古老的青松树,它们的枝干纷繁交错,展现出一种奇特的美丽。寺庙旁边有一条碧涧,巨石将水流分隔开来,使得涧水长久地流淌下去。
诗人提到自己抚摸着诗章,表示诗歌创作已经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事情,而不再是世俗所追求的功利之物。他也提到通过修禅疗法,他战胜了内心的困扰,找到了平静和安宁。然而,诗人情绪低落,他悲叹国家的衰败和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他们的牺牲成为了一场虚幻的梦境,只是白白浪费了他们的努力和生命。
这首诗词通过对野寺景象的描绘和自我表达,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深深忧伤。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相结合,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释文珦简介
宋代·释文珦的简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 释文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