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仙佛辞》是宋代释文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仙人和佛教的思想理念。虽然没有诗词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进行一些分析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了仙以静为道,佛以空为宗。这句话揭示了仙人和佛教对于修行的不同追求。仙人注重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佛教强调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空性和空灵。
诗词还提到了群动本皆静,万有体恒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尽管世界万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动态的,但其本质却是静止的,而且整个宇宙都是空无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的空性思想和仙人对于内心静谧的追求。
诗词中还提到了服食迷静趣,仙道不可从,宴息昧空性,佛理无由通。这几句话揭示了修行之路的难处。诗人告诫人们不要通过依赖食物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因为这并不能真正达到仙人的境界。同样地,放纵欲望和享乐也无法领悟佛教的空性理念。
最后几句诗词提到了空静即仙佛,得於此心中。这里强调了空静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仙人和佛教的核心。只有通过内心的宁静和超越物质世界的空性,才能真正体悟到仙人和佛教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仙人和佛教的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空性的重要性。诗意深邃,引人思考,让人对于修行和人生的意义产生思索。通过对于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仙人和佛教思想的精髓。
释文珦简介
宋代·释文珦的简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 释文珦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