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释文珦的名句 > 未尝褒都邑

未尝褒都邑

出自宋代释文珦的《西村老叟

“未尝褒都邑”出自宋代释文珦的《西村老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cháng bāo dū y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
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
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
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
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
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
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

鉴赏

《西村老叟》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村逢老叟,
事事皆天真。
发白不记岁,
鸟鸣知是春。

这位老叟居住在西村,
他处事处处都保持着天真的心态。
虽然头发已经发白,但他不计较岁月的流逝,
鸟儿的鸣叫提醒着他春天的到来。

耕桑了衣食,
儿女俱和循。
日暮野中归,
荷锄仍带薪。

他勤勉地从事农耕以维持生计,
他的儿女们和睦相处。
每当太阳西沉时,他会回到田野中,
荷锄背在身上,依然继续劳作。

见人但恭敬,
尘满头上巾。
未尝褒都邑,
岂闻有君臣。

他对人恭敬有礼,
头巾上沾满了尘土。
他从未到过繁华的都市,
也没有听闻过君臣之间的事务。

我疑百世下,
犹有羲皇民。

我怀疑在这世间的百世之中,
是否还存在着与羲皇一样的民众。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位老叟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老叟在西村过着朴实的生活,他天真纯朴,对待人事恭敬有礼。他勤劳耕作,不计较年老与时光的流逝。诗中描绘的老叟具有返璞归真的美好品质,他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他对世俗尘嚣的冷漠,都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纯粹和无欲的生活态度。

诗中还通过老叟的视角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羲皇时代的向往和怀念。羲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黄帝,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羲皇的提及,表达了对于古代朴素生活和社会纯洁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位朴实的老叟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世俗的超脱。通过这种反差,诗人传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纯粹心灵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化时代的向往。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宁静自然的生活哲学。

释文珦简介

宋代·释文珦的简介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 释文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