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释如净的名句 > 霜叶堕萧颾

霜叶堕萧颾

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二十五首

“霜叶堕萧颾”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二十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yè duò xiāo sō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颾
唯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

鉴赏

诗词:《偈颂二十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如净

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颾。
唯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二十五首》。诗人以自然景物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通过霜风和落叶的描写,表达了肃杀的氛围和凋零的感觉。

首先,诗中的霜风号肃杀,描述了寒冷的秋风带来的冷峻和凛冽之感。这种肃杀的氛围与秋天的特点相契合,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描写了霜叶堕萧颾,表现了秋天落叶的凄凉景象。萧颾是指飘扬的样子,形容了被霜风吹散的落叶在空中飘舞的情景。这种凋零的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消逝,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希望和转折。他提到了玲珑岩和崔嵬,这是两座山峰的名称,暗示了它们的高耸和峻峭。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凋零的景象中寻找到了一种坚韧和希望的力量。崔嵬望转高,意味着诗人的目光转向了高处,寓意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媒介,通过描绘秋天的寒冷和凋零,传达出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转。然而,诗人通过提及崔嵬和玲珑岩,展示了对坚韧和追求卓越的向往,使整首诗词具有了积极向上的意义。

释如净简介

宋代·释如净的简介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 ► 释如净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