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释如净的名句 > 山色空濛雨益奇

山色空濛雨益奇

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三十八首

“山色空濛雨益奇”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三十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
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
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

鉴赏

《偈颂三十八首》是宋代释如净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西湖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对不同时间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魅力。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
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
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对西湖不同时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西湖的独特魅力。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十五日之前和之后的景色。十五日之前,湖光明亮,晴天的景色十分宜人;而十五日之后,山色迷蒙,雨水增添了一种奇特的韵味。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正当中秋节的景色。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指美丽的女子),以表达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妆容,都与西湖的景色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以中秋月亮为比喻,将其比作鸾台上的镜子,意味着月亮清澈明亮,犹如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多才多艺的人的才华。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通过写诗来赢得多才多艺的美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示了西湖的美丽和独特魅力,以及中秋节的情趣。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中秋节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释如净简介

宋代·释如净的简介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 ► 释如净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