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钱时的名句 > 句裹论工非得句

句裹论工非得句

出自宋代钱时的《风玉

“句裹论工非得句”出自宋代钱时的《风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ù guǒ lùn gōng fēi děi j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句裹论工非得句,弦间觅趣未忘弦。
忽听檐外敲风玉,三代遗音妙不传。

鉴赏

《风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钱时。下面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句裹论工非得句,
弦间觅趣未忘弦。
忽听檐外敲风玉,
三代遗音妙不传。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句子的构造和弦乐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思考和珍惜。诗中提到了一个神秘的音乐乐器——风玉,以此象征着古代音乐的美妙和传承。作者描述了古老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这种美妙乐音可能会失传的忧虑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对其逐渐失传的担忧。首两句"句裹论工非得句,弦间觅趣未忘弦"表达了作者对于句子和弦乐的构造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句子和弦乐都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作者意味深长地表示要在其中寻找乐趣,并不忘记这种艺术的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忽听檐外敲风玉,三代遗音妙不传"揭示了作者对传统音乐遗失的忧虑。"风玉"被描述为一种遗失的乐器,它代表着古代音乐的美妙和精髓。然而,这种美妙的音乐却已经逐渐失传,无法再被欣赏和传承。通过这种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历史遗产的珍惜和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呼吁。

总的来说,《风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音乐的热爱、对于古代音乐的美妙的赞美以及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担忧,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

钱时简介

宋代·钱时的简介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 钱时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