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有驯德
出自宋代:钱时的《蜀阜精庐无风自凉方欣然出户见生鸡将雏砌外》
檐葡净如洗,苍筤清且深。
依岩自幽润,况无日影侵。
亭午一升阶,忽若投凌阴。
凉气飒以入,肃肃生衣襟。
大火浮炎埃,虚堂抱云林。
安得冰霜颜,听我山中吟。
盘桓去未忍,砌外行山禽。
一母将四雏,出没丛草阴。
我非有驯德,渠自无机心。
欣然归北窗,载弄南风琴。
鉴赏
《蜀阜精庐无风自凉方欣然出户见生鸡将雏砌外》这首诗词是宋代钱时所作。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山阜上的精致庐宇,没有风自然凉爽,我欣然走出门外,看见一只母鸡将幼雏嬉戏在外的石墙边。檐角上的葡萄清洁如水洗过一般,庭院里的果园幽静而清深。靠着山岩,自然湿润,更没有日影的侵扰。中午在亭阶上一步,突然仿佛投入了凉爽的阴凌之中。凉气沁入身体,使衣襟变得肃穆庄重。大火浮现炎热的尘埃,但虚堂中却抱着云林。我多么希望拥有冰霜般的容貌,倾听我在山中的吟唱。徘徊不忍离去,走向石墙外观察山中的禽鸟。一只母鸡带着四只雏鸟,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丛草的阴影中。我并非有驯化的品德,而她却毫无诡计和阴谋。我欣然回到北窗前,轻弄南风的琴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夏日午后的景象,以及与之相伴的一只母鸡和她的幼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凉爽的向往。
诗中的蜀山阜上的精致庐宇和清幽的庭院景色,展示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和谐融合。檐葡净如洗、苍筤清且深,形容了庐宇的整洁和果园的宁静,给人以清凉宜人的感觉。
诗人在庭院中感受到的凉爽,表现了大自然中微妙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凉气飒以入,肃肃生衣襟,凉爽的气息进入身体,使人感到肃穆庄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虚堂中的大火和浮炎埃,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凉爽的感觉。
诗中的母鸡和幼雏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母鸡将幼雏带到石墙外,它们在丛草阴影中嬉戏,展示了自然界中的欢乐和生命力。诗人在观察它们时,表达了对自然的喜悦和对纯真、无诡计的向往。
最后,诗人欣然回到北窗前,轻弄南风的琴弦,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和音乐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感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凉爽的向往。通过对庐宇、果园、母鸡和琴弦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宜人、和谐自然的场景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独特体验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陶醉其中。
钱时简介
宋代·钱时的简介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 钱时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擎天著柱
-
谷鸟乍啼声似涩
出自 唐代 吴越人: 《大庆堂赐宴元珰有诗呈吴越王》
- 苑路暗迷香辇绝
-
黄门诏下促收捕
出自 唐代 张籍: 《伤歌行(元和中,杨凭贬临贺尉)》
-
有客识其真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 大麦四海
-
流莺惊起落庭花
出自 宋代 陆文圭: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
尊师复重友
出自 元代 方回: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 恨余佳处阻平分
- 得韵匆匆且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