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陆文圭的名句 > 乱后识严君

乱后识严君

出自宋代陆文圭的《送天台陈审中

“乱后识严君”出自宋代陆文圭的《送天台陈审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uàn hòu shí yán j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陈为台望簇,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锋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
事功竟落落,世蠛日日煎。
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
君如丹凰信,五采何翩翩。
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
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
老振终日屋,看子收青颤。
浙东东西流,北风送南船。
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

鉴赏

《送天台陈审中》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陆文圭送别好友陈审中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陈审中上天台
陈为台望簇,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锋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乱后识严君,握手吾同年。
事功竟落落,世蠛日日煎。
衣冠一不振,抱恨埋重泉。
君如丹凰信,五采何翩翩。
久客沧江上,穷秋思浩然。
文运今再明,六甲一周天。
老振终日屋,看子收青颤。
浙东东西流,北风送南船。
赤城几日到,雁影夕阳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好友陈审中上天台为主题,通过描写作者与陈审中的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

诗的前两句"陈为台望簇,不数谢与钱"表明了陈审中即将登上天台,他并不计较名利和财富。接着诗中通过比较自己和陈审中的不同环境,揭示了科甲与婚姻的差异。作者提到自己执鞭慕先贤,锋芒继承祖辈,与严君相识,与他握手作为同年,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努力和对友情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作者在乱世中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对功名和事业的失望和煎熬,以及对逝去的时光的埋怨和无奈。作者感慨衣冠不振,抱恨埋葬在沉重的泉水之下。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陈审中的赞美,将他比作丹凰,形容其美丽多彩。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陈审中的思念和对友情的思考。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文运的再度兴盛的期望,也寄托了对陈审中的希望。作者称自己已老振,整日闭门苦读,期待看到陈审中取得辉煌成就。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浙东东西流、北风送南船的景象,描绘了陈审中离开的情景,以及将来相聚的期待。

《送天台陈审中》以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友情和对陈审中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陈审中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整首诗意融情感与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给人以深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陆文圭简介

宋代·陆文圭的简介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 陆文圭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