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夏雨》是宋代陆文圭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仲夏时节的雨水,以及雨声在虚堂中的聚集。在这样的环境中,银竹作为高檐的装饰物产生出动听的声音。人们安静地倾听着这些声音,仿佛是在倾听着大海的浩浩声浪。
诗词中还描绘了一些日常的场景和情景。莲花在水中摇摆着,却不被水所沾湿;珠子在盘中滚动,时而高昂,时而低垂。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感受。
作者进一步描述了湿润的空气逼近衣服,使得他的新葛裳也变得湿润。在这样的天气里,一个田间劳作的妇人拿着蓑笠,排着青色的身姿。出门时懒散地穿着木屐,扫地时燃烧着木香。
白书生(指有才学的年轻人)在寻思着睡梦中的事情,徐徐地迎来了闰皇(指闰月)。他在梦中听到了鼓吹的声音,同时听到草蛙在方塘中愤怒地叫着。
夜晚,竹叶在微弱的光线中升起冷烟,温暖的萤火虫穿行其中。伙翁(指劳作的老人)闭门而卧,半夜啼叫,似乎在为苍黄的时光感叹。三百堆积如山的柴火场,已经溢出,墙体也开始崩塌。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夏季雨水的情景和氛围。诗人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素材,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呈现出细腻而深邃的诗意。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夏雨的宁静和湿润,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和情感体验。
陆文圭简介
宋代·陆文圭的简介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 陆文圭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