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峰因大梦顶相鉴赏
《题雪峰因大梦顶相》是宋代李昴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雪峰庙的顶端
终日啃食菜根,
哪里能得到精神?
自嘲形象如赘物,
从不真实地画渠道。
悠闲的云彩留下一片影子,
活佛化身千千万万次。
大梦何时才能醒来?
痴人问木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的思考和感悟,呈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意境。诗中的雪峰庙可以被视为世俗的象征,而"大梦"则代表着人生的追求和梦想。诗人在雪峰庙的顶端,象征着追求高尚理想的人们,却终日埋首于琐碎的事物,无法获得真正的精神寄托。
诗中的"自嘲形象如赘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自嘲,认为自己的存在似乎变得多余,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内在的价值。"从不真实地画渠道"则暗喻了人们常常迷失在虚幻的世界中,而忽略了真实和本质。
诗中的"悠闲的云彩留下一片影子"描绘了逝去的时光和留下的痕迹,暗示着生活的瞬息即逝和无常性。"活佛化身千千万万次"意味着生命的循环和轮回,人们在众多的生命体验中不断转变和超越。
诗的最后两句"大梦何时才能醒来?痴人问木偶"是对人生的反思和追问。诗人希望能够摆脱迷梦,觉醒于真实的世界,但他发现即使是明智的人也对生活的真相感到困惑,就像痴人询问木偶一样。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现实与理想、虚幻与真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追求内心真实的呼唤。这首诗启示人们要警醒于物欲诱惑和虚幻的迷航,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追求真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李昴英简介
宋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7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