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西湖鉴赏
《忆西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月窥人夜漏沉,
断蒲疎柳忽关心。
西风为报西湖道,
留取芙蓉供醉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怀念之情。诗人在夜晚看着银色的月亮,听着漏水的声音,思念着西湖的美景。他觉得西风吹来,仿佛是西湖传递过来的问候,于是他留下了芙蓉花,以供自己陶醉吟咏。
赏析:
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西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首句“银月窥人夜漏沉”,通过描绘夜晚的银色月光和漏水声,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第二句“断蒲疎柳忽关心”,用断续的蒲草和稀疏的垂柳来暗示诗人对西湖景色的思念之情。接着,“西风为报西湖道”,诗人将吹来的西风视为西湖传递的问候,体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最后一句“留取芙蓉供醉吟”,诗人将芙蓉花作为留恋西湖的象征,表达了他将这份思念和美景凝固在心中,以供自己陶醉吟咏的意愿。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文情感的融入,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深情。诗人运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西湖的美丽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了西湖的静谧与美好。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2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