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鉴赏
《围猎》是明代杨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关塞上的霜雾清澈,黎明时分的天色明亮,
皇帝驾临,组织猎官出发到边城。
六匹骏马扶着御轿,旌旗合拢,万骑连成一片,鼓角齐鸣。
远处篝火微弱地依稀可见,秋草稀疏,沙地被惊起,晚云平静。
微臣自愿亲眼目睹这三次狩猎的盛况,愿意效仿嵩山之呼,奏颂赞歌。
诗意:
《围猎》描绘了明代皇帝亲自组织的边境狩猎活动。诗中以明亮的清晨描述了关塞上的景色,皇帝驾临,骑兵万马齐出,壮观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亲眼目睹这一盛况,并愿意效仿古代贤人,为皇帝奏颂歌颂之辞。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代的狩猎活动为题材,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壮丽的场面。诗人用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清晨的明亮、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和猎场上的热闹景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皇帝的景仰和对嵩山的向往。诗人愿意效仿嵩山之呼,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志向,愿意为皇帝谱写赞歌。
整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景物、人物和声音的描绘,展示了狩猎活动的盛况和诗人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词既具有明代皇权的时代特色,又展示了诗人对皇权的崇敬和对嵩山传统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杨荣简介
明代·杨荣的简介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 ► 杨荣的诗(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