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鉴赏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是宋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
兴隆有管鸾笙歇,劈正无官玉斧沉。
落日凭高望燕蓟,黄金台上棘如林。

中文译文:
别离宫别馆的树木郁郁葱葱,秋色荒凉寒冷上苑深。
北方的君臣们停下脚步,中华的将帅们已经离散。
兴隆的管乐声已停歇,剖正的官员们没有了玉斧。
夕阳依靠高处眺望燕京和蓟州,黄金台上的荆棘丛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故宫的景象和时代的变迁。诗中以离宫别馆的树木和苍凉的秋景作为开端,表现出一种荒凉和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北方的君臣们驻足停留,而中华的将帅们已经离心离散,暗示着政治动荡和权力更迭的情景。兴隆的管乐声已经停歇,劈正的官员们也不再执掌玉斧,暗示着国家的衰落和权势的消退。最后,诗人以夕阳的景象来描绘燕京和蓟州,黄金台上的荆棘丛生,象征着昔日繁华的帝国已经逐渐荒芜和沉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故宫的景象和隐喻手法,传达了作者对明代帝国的衰落和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对离宫的描写,表现了荒凉和孤寂的气氛,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政治的动荡。通过对君臣、将帅和官员的描写,表达了权力的更迭和国家利益的转移。最后,通过对夕阳和荆棘的描绘,象征了昔日辉煌的帝国已经沉寂和衰落。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使用了七言绝句,每句都写实而富有意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展现了明代的社会和政治状况,以及对帝国衰落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凄凉的笔触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给人以深思和沉思的感受。

宋讷简介

明代·宋讷的简介

(1311—1390)元明间大名府滑县人,字仲敏。元顺帝至正进士。任盐山尹,弃归。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预修《礼》、《乐》诸书。事竣,不仕归。后以荐授国子助教,累迁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祭酒。严立学规,勤于讲解。十八年复开进士科,所取士,国子监生占三之二。卒谥文恪。有《西隐集》。

...〔 ► 宋讷的诗(20篇)

猜你喜欢

度剑石

释智愚

云骨深埋草莽中,竟传秦王试灵锋。
旧痕尚带春苔绿,一罅能生偃草风。

雨后

宋代赵蕃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