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和林堂长第一溪山韵》翻译及注释

宋代陈宓

伊谁排比此溪山,只与高人倚徒看。
不是三秋足风露,从来六月亦清寒。
双锋未用平残虏,巨刃先将剸险滩。
我亦形容最佳处,崔诗在上句成难。

注释:hé lín táng zhǎng dì yī xī shān yùn和林堂长第一溪山韵

《和林堂长第一溪山韵》是宋代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能与此溪山相媲美,只有高人才能欣赏。不仅秋天的风露足够清寒,六月的天空同样清凉。双刃剑尚未用来平定残敌,巨刃刀却已经先行砍过险滩。我也有最佳的表现,但在上句中崔诗成了难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美,以及自身才华的自谦之情。作者以溪山为题材,通过描写秋季和夏季的景色,展示了它们各自的清寒之美。同时,通过比喻双刃剑和巨刃刀来暗示自己的才能,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然而,作者在表现自己才华最佳之处时,却遇到了难题,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中的困惑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基础,通过对秋季和夏季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受。诗人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季和夏季的风露都描述为清寒,传达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同时,诗人以双刃剑和巨刃刀作为象征,展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自信。然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在表现才华时遇到了困难,这种自谦之情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凄美和思考的色彩。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思考和自省。这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的共鸣,给读者带来一种细腻的审美体验。

陈宓简介

唐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7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