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六绝》翻译及注释
至宝非关少识真,都缘未睹十城珍。
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
注释:duān yàn liù jué端砚六绝
《端砚六绝》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至宝非关少识真,
都缘未睹十城珍。
如何绝域穷南地,
却有唐朝辅相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反讽的口吻表达了陈宓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抱怨之情。作者首先表达了一个观点,即真正的珍宝并不一定与少有见识有关。接着,他指出了珍宝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人们很少见到它们,而不是它们本身的价值。最后,作者以一种讽刺的语气指出,即使在偏远的南方地区,也可以找到一个在唐朝时期担任辅相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思。通过对珍宝的描绘和对唐朝辅相的提及,作者暗示了人们对物质财富和地位的追求。诗中的"至宝"象征着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少识真"则表示这些财富与真正的价值无关。作者通过"都缘未睹十城珍"的描述,强调了稀缺性对人们对珍宝的价值认知产生的影响。最后,作者以一种讽刺的方式指出,即使在偏远的南方地区,也有一个在唐朝时期担任辅相的人物。这种安排旨在激起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反讽的手法,探讨了人们对物质和权力的追求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忽视。它提醒读者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思考追求财富和地位的真正动机。
陈宓简介
唐代·陈宓的简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 陈宓的诗(75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