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大寒夜坐有感》翻译及注释

宋代宋庠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
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
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
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
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
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
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
何当坐清颍,间洗世中缘。

注释:dà hán yè zuò yǒu gǎn大寒夜坐有感

《大寒夜坐有感》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大寒夜晚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沉浮的感慨。

诗中以河洛成冰、关山欲雪为背景,表现了严寒的气候和大自然的变化。寒灯映照下的远方梦境,象征着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残历卷动着流转的岁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诗中提到的芳醪冻和簪依短发偏,描绘了冷冽的寒冬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形容了微小的进步与奋斗,寓意着诗人对于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思考。

诗中还提到了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这些意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追求和探索,以及超越现实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追求真理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最后两句“何当坐清颍,间洗世中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俗世、在清静的环境中洗涤心灵、寻找人生真谛的愿望。

整首诗以冷寒的冬夜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沉浮和对内心追求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通过描写微小之事,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宋庠简介

唐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8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