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翻译及注释
两扶天御陟圆丘,璧月珠星拂采旒。
谁识从官兴感夜,卧听寒柝宿扬州。
注释:dōng zhì yè zhāi zhōng bù mèi yáo xiǎng jiāo qiū shèng lǐ èr shǒu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至夜晚,无法入眠时思念远方的郊丘盛礼的情景。
这首诗没有提供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冬至夜晚的夜间斋戒时,远离家乡的情景。他在夜晚寂寞的时刻,回想起郊丘盛礼的盛况,感叹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亲自参与这样的庄严仪式。作者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夜晚的斋戒情景,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以下是一些赏析要点:
1. 悠久的传统: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时刻。诗中提到的郊丘盛礼,指的是古代在冬至这一天举行的盛大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传统仪式和祭祀的重视。
2. 孤寂的夜晚:诗人在冬至夜晚的夜间斋戒时无法入眠。这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通过描述寒柝宿扬州的场景得到了强调。这种孤寂感和远离家乡的情景,使诗中的情感更加鲜明和感人。
3. 思乡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在异乡寂寞的夜晚,回想起家乡的盛礼和繁华,感叹自己无法亲自参与其中,情感真挚而深沉。
4. 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了从官兴感夜,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和对官场的感慨。这种感慨与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夜晚的斋戒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情感和思想在寂静的夜晚得到了特别的凸显,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宋庠简介
唐代·宋庠的简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 宋庠的诗(8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