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题吴静庵寒匏簃图》翻译及注释

近现代陈三立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
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注释:tí wú jìng ān hán páo yí tú题吴静庵寒匏簃图

《题吴静庵寒匏簃图》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阅世皇王去如矢,
旧都犹未梦魂底。
九衢车马葬氛霾,
谁解低眉映窗纸。
光怪图书四壁闲,
况接风流赵管间。
如山忧患不到处,
高致幽情独掩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陈三立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皇王离去的速度迅疾,旧都依然存留着未尽的梦境。九衢(指繁华热闹的大街)上的车马埋葬了浓重的烟尘,谁能理解那低着头的人,他们的形象映照在窗纸上。图书馆里的书籍静静地陈列着,四周宁静而古怪。更何况在风流的赵管(赵州桥)之间,接触到的是那些游走于文人境界的人物。就像山一样,忧患无处不在,高尚的情感只能在幽静的关口中自我安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皇王离去的速度如箭般迅疾,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旧都依然存留着未尽的梦境,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文的积淀。九衢上车马葬氛霾,表达了现实社会的喧嚣和尘嚣,以及人们低头走过却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内心世界的悲凉。光怪图书四壁闲,描绘了图书馆中静谧而古怪的氛围,折射出知识与文化的宁静与沉静。诗中提到的赵管是指赵州桥,赵州桥是一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诗人通过接触那些游走于文人境界的人物,表达了对高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高致幽情独掩关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我安抚和疏解的情感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代变迁、社会喧嚣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诗人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细节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内核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与共鸣。整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陈三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

陈三立简介

唐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20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