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子陵钓台》翻译及注释
船重只因将利去,船轻又恐为名来。
如今羞见先生面,夜半撑船过钓台。
注释:guò yán zǐ líng diào tái过严子陵钓台
《过严子陵钓台》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乘船过严子陵的钓台。首两句"船重只因将利去,船轻又恐为名来"意味着作者船只载重是因为要追求物质利益,而船轻恐怕是为了追求名誉地位。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功利和虚荣的深思熟虑,对这种追求的犹豫和羞愧。
接下来的两句"如今羞见先生面,夜半撑船过钓台"则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矛盾。作者感到羞愧,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追求利益和名利的过程中,与道德和真实的价值观相背离。然而,他仍然在夜半时分坚持撑船过钓台,这可能代表着他对自我反省和寻求真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利益和名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自省。作者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行为可能会背离道德和真实的价值,从而产生内心的矛盾和羞愧。然而,作者仍然希望通过夜半撑船过钓台的行为,表达对真实和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词既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又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船只和钓台的描绘,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传达了一种对追求真实自由的渴望和对功利虚荣的反思。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引发读者对自我追求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李昴英简介
唐代·李昴英的简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 李昴英的诗(17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