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思归偶成》翻译及注释

宋代李曾伯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注释:sī guī ǒu chéng思归偶成

《思归偶成》是李曾伯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归偶成

杜鹃一自听天津,
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
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
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
便陪莲社访东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杜鹃的鸣叫作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在他身处的地方听到杜鹃的声音,心中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观察到南北边疆的战事愈演愈烈,深感国家的困难和痛苦。诗人忧心忡忡,深感老臣的忠诚和担忧。他听到了来自边疆的报信,里面充斥着蛮族的语言,这让他感到不安。然而,他也听到了故乡的音乐,这让他欣喜不已。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君王的宽恕,能够回到故乡,与同乡们一起游玩、观赏莲花,一同探访东林,共享欢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杜鹃的鸣叫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南北边疆的战事和老臣忠诚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同时,他听到了故乡的音乐,这给了他一线希望和喜悦,使他对回到故乡充满了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准,回到故乡与同乡们一起欢聚,共同回味童年的乐趣。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也展示了他对回归故土的期望和向往。

李曾伯简介

唐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 ► 李曾伯的诗(80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