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元夕卜油溪故事》翻译及注释

宋代魏了翁

不随洛俗占灯影,不学荆人问紫姑。
卖得薪来卜油去,丰年还似去年无。

注释:yuán xī bo yóu xī gù shì元夕卜油溪故事

《元夕卜油溪故事》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这首诗词以元夕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超脱尘俗的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随洛俗占灯影,
不学荆人问紫姑。
卖得薪来卜油去,
丰年还似去年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魏了翁对于元夕之夜的独特态度。诗人不随波逐流,不受洛阳城中的俗俗之气所影响,不沉迷于灯影的繁华和喧嚣。他也不效仿当地的习俗,不像荆州人那样迷信地向紫姑祈福。相反,他选择了独立思考,追求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了卜油的活动,这是元夕夜的一种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卜取油料的吉凶,预测来年的丰歉。然而,诗人却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看待这个活动。他卖掉手中的薪柴去卜油,但他认为无论卜取的结果如何,丰年与去年并无区别。这种表达暗示了诗人对于命运的超脱和对于外在世界的淡漠。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魏了翁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诗人通过拒绝随波逐流和追求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态度,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和超越世俗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浮华纷扰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它敦促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超越物质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魏了翁简介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278篇)